在寒风渐近的日子,我们赴一场春暖花开的教育盛会。
2017年12月6-7日,主题为“聚焦主体课堂,促进专业成长”的成都七中教育集团初中发展联盟第二届学术年会分别在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和M6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举行。
学术年会篇章一:聚焦课堂
时间:12月6日
地点:成都七中高新校区
上午8点,在七中高新校区博雅楼音乐厅举行了本次学术年会的开幕式。成都七中易国栋校长进行了年会致辞。随后,在各个分会场分别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政治等六个学科的教学研讨。在每个学科的研讨中,由联盟成员学校以及特邀的广州执信中学、上海格致中学、西安高新一中的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并由会场主持人组织观课教师进行了课堂观察。
我校地理组连晋老师、数学组任晓老师分别执教《农业》和《打折销售》。连晋老师秉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课程理念,结合“人地观念”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精心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典型食材入手,分析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很好的实现了课堂创生。任晓老师以贴近现实的“双十一”场景引入,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自己设计销售方案并编写应用题。学生的激烈讨论,老师的精妙点拨,小组的精彩展示,同学的巧妙解答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最终帮助学生树立了“理性消费,诚信经商”的价值观念。这两节精彩的课堂充分展现了我校创生型课堂的风采,受到了学科专家和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
学术年会篇章二:共话德育
时间:12月7日
地点:M6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上午9时,M6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李笑非校长致辞。她谈及M6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办学九年,坚持以文化人,爱心育人,努力彰显教育的厚度和深度。办好教育需要情怀,发展教育需要思考。
本次德育研讨会分为两个环节:主题发言与主题式沙龙研讨。
在主题发言中,成都七中王育明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十四岁,开始学着思考——浅谈初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训》;七中育才涂静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育才“情”书——育才年级表达》;M6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何鑫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荣耀•使命——班级文化建设中责任教育的实践》。三个学校三位老师三种发言各有千秋,在思想碰撞中激发人们对德育教育的深度思考。
学工部孙余主任主持会议
李笑非校长致欢迎辞
成都七中王育明老师作德育专题发言
七中育才学校涂静老师做德育专题发言
M6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何鑫老师作德育专题发言
在沙龙讨论环节中,五个会场同时启动,五个话题研讨热烈:
会场一:心理关护
心理关护分会场,在成都市田家炳中学陈熙老师的主持下,有序而高效的推进。尤其谈到如何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如何更快与孩子达成有效沟通等问题上,参会老师积极思考、发言,基本达成一些共识:在处理孩子各种心理问题时,老师们的情绪首先要平和、亲近,还要与孩子共情,尽力用更加艺术性的处理方式解决各类问题。随着成都市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曹璇老师适时、准确的专家点评,分论坛更是达到了高潮,老师们仿佛置身在真实情境中,充分思考着如何更高效、更艺术地处理德育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难题。
心理关护分会场
心理关护专家曹璇指导
心理关护分论坛教师参与
会场二: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主题沙龙活动在学校学术一厅开展,活动由七中实验学校袁智敏老师主持,活动从老师们关心的家校合作形式、家校沟通有效性以及家庭环境对家校共育的影响等方面来展开讨论。整个过程积极而热烈,老师们在家校合作形式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每月的亲子班会,班级微信群,家长接待日等;沟通的有效性方面,李淑英老师给出了专业的指导,她说孩子有问题找老师就像生病找医生一样,需要开针对性的药,而不是讲道理。另外李老师也建议教育应预见性的处理,努力打造德性免疫系统;转变老师指导家长的观念,要平等共育。在家庭环境对家校共育的影响方面,成都市优秀班主任给出了小班长教学方式,用学生去教育家长,用学生去教育学生,就是让群体来塑造学生。李淑英老师针对懒散的学生给出了创建多维评价,创设多元角色来建立自尊水平,从而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总之,整个沙龙活动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和帮助,让人意犹未尽!
家校共育—专家答疑和交流
家校共育—现场与会者提问
家校共育— 与会者与专家探讨
家校共育—与会者现场互动
会场三:自主管理
德育研讨会《自主管理》分会场在主持人七中八一学校王孙均老师的组织下,各位新老班主任谈论了自己在制班过程中对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和感悟,讨论充分,气氛热烈。本会场邀请成都师范学院刘裕权教授进行现场指导,刘教授从“自,主,管,理”四个方面剖析了自主管理的内涵,“让每位同学抬起头做人,低下头做事”。
会场四: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的分会场由七中万达学校的张有财副校长担任主持人,万达学校领衔。首先,该校的雷老师和罗老师做了经验分享。对此,在座的老师们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媒介信息对于学生多元化的影响、师者的教育角色的转变和教学实践的变革等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成都市的专家覃珺老师站在理论实践的前沿,讲述了媒介素养中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研究成果。
在现场互动交流后,覃珺老师发出心灵的呼唤,期盼所有的德育工作者关注媒介素养,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为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强化自身传媒职业精神不懈努力。整个沙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媒介素养分会场主持人张有财老师
嘉宾交流
覃珺老师专家引领
媒介素养分会场现场
会场五:习惯养成
以“习惯养成”为主题进行的沙龙式的专题研讨,由棕北中学须宗毅老师主持,出席的专家是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教研员吕红霞老师。
成都七中教育集团的一线班主任和全国的一些班主任与与会专家就老师们提出的好习惯如何坚持、各个阶段的学生如何就习惯问题归类培养、个别学生的习惯问题如何针对解决、如何养成上好自习的习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吕老师强调:第一,抓住学生好动的时间段分别进行习惯的专题培养。第二,找到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吕老师还建议,教会学生分析和判断什么是好习惯、好习惯的标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才有助于好习惯的保持。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放在作为社会人的高度去培养,让好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习惯养成话题分会场现场
吕红霞老师现场点评
现场互动
德育教育的一路前行需要专家高屋建瓴的引导,在本次德育研讨会中,与会专家提出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因此在中学阶段要夯实德育教育基础,筑造培养合格公民的起点!
本届学术年会在如火如荼的讨论中落下帷幕,成都七中教育集团将肩负使命,不忘初心,积极探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德育话题《心理关护》研讨总结汇报
德育话题《家校共育》研讨总结汇报
德育话题《自主管理》研讨总结汇报
德育话题《媒介素养》研讨总结汇报
德育话题《习惯养成》研讨总结汇报
德育专家寄语-刘裕权教授
德育专家寄语-李淑英老师
德育专家寄语—曹璇老师
专家寄语—覃珺老师
专家寄语—吕红霞老师
颁奖仪式
版权所有:M6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技术支持: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信息科技中心 备案序号: 蜀ICP备10018534号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天环街199号(天环校区) 成都高新区荟锦路63号(锦城校区) 邮政编码: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