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4日到12月6日,我校物理教研组的老师们共同经历了为期三天的课例研究活动。本次课例中,物理组研修的主题是“初中物理创生型课堂物理知识学习效益的有效评估与调节”。参与此次课例研究授课的是欧林阳老师,在这震撼的72小时里,他奉献给了大家一节比一节更给力的精彩之课。
在这三天中,欧林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力》,所授课的对象是初二年级的三个班的学生。基于教学的对象是没有任何相关力学知识的学生们,且力对学生们来说,他们似乎有相关的生活经验,但是还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力的特点,欧老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设置了很多有趣的实验。有了实验的引入之后,不仅令课堂更生动有趣,也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喜欢上了枯燥的物理概念。这对物理概念课来说本身就已经是很大的突破了。但是来自于上海教科所的杨玉东博士却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他指出对于《力》这节课,教学应该跳出教材的“既定路线图”,从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身入手,让他们在教师所设置的一系列问题情境中自由回答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知识创生的目的。正是得益于杨玉东博士的指导,使得欧老师的这三节课经历了由“实验支撑结论—实验主导课堂—问题推动课堂”的演变过程,学生也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创生出了一次比一次多的智慧之光。
在这次课例研究中,李校长和物理教研组的9位老师一同进行了观课研究,为了更好地观察课堂,促进课堂的提升,每位老师在课前都制作了观察量表,以便能更有目的性地观察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此外,课例研修期间,每节课的课前会议和课后会议,杨玉东博士和组内的每一位老师会坐在一起沟通交流,畅所欲言,相互分享自己真实的感受,并一丝不苟地完成当天的课堂实录和研修日志。
在这紧张而充实的72小时里,我们累并快乐着,欣喜地观察着欧老师每节课的变化,而他的每一个变化无不凝聚着他和我们的共同努力奋斗。我们永远记得那师生共同创生的无数激动人心的瞬间!它将激励着我们继续在教育教学中努力探索、创生智慧!
版权所有:M6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技术支持: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信息科技中心 备案序号: 蜀ICP备10018534号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天环街199号(天环校区) 成都高新区荟锦路63号(锦城校区) 邮政编码:610041